时间: 2025-04-30 22:2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0:40
“[熯天炽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天气非常炎热,热得连天空和大地都似乎在燃烧。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天空和大地都被热气所笼罩,仿佛在燃烧”。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极端的炎热天气,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在口语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更简单的表达,如“热得要命”或“热死了”。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可能会使用更精确的术语来描述高温天气。
同义词:
反义词:
“熯天炽地”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对极端天气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对天气的描述往往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熯天炽地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极端炎热天气的深刻感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生动表达。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强烈的炎热感和不适。联想上,可能会想到沙漠、烈日、汗水和疲惫。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酷热的夏天外出时,感受到熯天炽地的热浪,这种体验让人印象深刻,也加深了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烈日当空,熯天炽地,
汗水如雨,心火难熄。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烈日下的沙漠景象,金黄色的沙丘和刺眼的阳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蝉鸣和风沙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corching hot”或“blazing heat”,虽然不如“熯天炽地”那样形象和生动,但也传达了类似的炎热感。
“熯天炽地”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表达,能够很好地传达极端炎热的感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是个熯天炽地。
1.
【熯】
干燥;干枯。
【引证】
《说文》-熯,干貌。 、 《易·说卦》。王肃注:“火气也。”崔注:“亦燥也。”-莫熯乎火。 、 《管子·禁藏》-荻室熯茨,我孔熯矣。
【组词】
干熯
2.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3.
【炽】
(会意。从火,戠(zhí)声。本义:火旺)。
同本义。引申为凶猛,激烈;气焰高涨。
【引证】
《说文》-炽,盛也。 、 《考工记·钟氏》-三月而炽之。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环顾国内,贼氛方炽。
【组词】
炽火、 炽焰、 炽火、 炽腾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