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9:15
词汇“气朔”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专业的词汇,主要用于古代天文学和历法学中。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气朔”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气朔”由两个字组成:“气”和“朔”。在古代天文学中,“气”指的是二十四节气,即太阳在黄道上每移动15度所形成的节气点;“朔”指的是农历每月初一,即月球与太阳黄经相同时的时刻。因此,“气朔”合起来指的是节气与朔日的关系,特别是在历法编制中的应用。
在古代历法学中,“气朔”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确定节气和月份的开始。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出现在描述古代天文历法或历史**的语境中。在现代口语和日常交流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
由于“气朔”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术语,它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并不常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其同义词视为“节气与朔日”,但这种替换并不精确。
“气”和“朔”都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在历史上相对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词汇的组合“气朔”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较少使用,主要保留在学术和历史文献中。
在古代,天文学和历法学是重要的学科,气朔的计算对于农业生产和社会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它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尊重。
对于现代人来说,“气朔”可能带有一种古老和神秘的情感联想,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天文观测和历法编制,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和历史。
由于“气朔”是一个专业术语,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它。它更多地出现在学术研究和历史文献中。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气朔”作为一个象征元素,代表时间的循环和自然的规律。
由于“气朔”与天文学有关,可以联想到星空、历书和古代观测仪器的图像,以及与之相关的古典音乐。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历法概念,但具体的术语和应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古埃及的历法基于尼罗河的泛滥周期。
“气朔”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专业术语,它不仅体现了古代天文学的成就,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尊重。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朔】
(会意。从月,从屰,屰(nì)亦声。本义:农历每月初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凡月与日同经度不同纬度则为合朔,同经度又同纬度即为日蚀。计173日有奇。-朔,月一日始苏也。 、 《释名》-朔,月初之名也。 、 《白虎通·四时篇》-月言朔。 、 《仪礼·士丧礼》。注:“朔月,月朔也。”-朔月奠。 、 《诗·小雅·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初,薙发令下,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苦。
【组词】
朔参官、 朔望之礼、 朔望之辰、 朔晦、 朔法、 朔数、 朔食、 朔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