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3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30:08
“提纲举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提起网的总绳,举起衣服的领子。基本含义是指抓住事物的关键或主要部分,比喻做事抓住要领,处理问题从根本入手。
在文学作品中,“提纲举领”常用于形容作者或演讲者能够把握文章或演讲的核心要点,使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建议别人处理问题时要抓住关键,不要被细节所困扰。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项目管理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领导或管理者需要具备抓住项目关键点的能力。
同义词:
反义词:
“提纲举领”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原意是指提起网的总绳,网眼就张开了;抖动衣服的领子,衣襟就理顺了。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或主要部分。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做事要有条理、有重点,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爆炸和时间管理的重视,这个成语的使用更加频繁,强调在复杂环境中抓住核心问题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以清晰、有序的印象,让人联想到高效和条理。在情感上,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有效沟通和问题解决的积极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在处理工作或学*任务时,要先确定重点和目标,避免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浪费时间。
在诗歌中,可以将“提纲举领”融入,如:
提纲举领,思路清晰,
字字珠玑,句句精辟。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在整理杂乱的文件或物品,通过抓住关键部分,使一切变得有序。听觉上,可以想象一个演讲者在台上清晰有力地传达信息,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get to the heart of the matter”或“cut to the chase”,都强调直接进入问题的核心。
“提纲举领”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表达,它不仅帮助我们在语言上更加精确地表达思想,也指导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高效地处理问题。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在复杂情况下抓住关键的重要性,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提纲举领,尽立主宾,如何是主?
1.
【提】
(形声。从手,是声。本义:悬持;悬空拎着物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提,挈也。 、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 、 明·魏禧《大铁锥传》-一贼提刀。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椊下提殴之。 、 《聊斋志异·促织》-提竹筒丝笼。
【组词】
提壶,提桶;提开水;提掳、 提举
2.
【纲】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冈声。本义:提网的总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纲,维紘绳也。 、 《书·盘庚》-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 《诗·大雅·棫朴》。笺:“张之为纲,理之为纪。”-纲纪四方。 、 《诗·大雅·卷阿》-四方之纲。 、 《书·序》-举其宏纲。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纪纲之仆。 、 《韩非记·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则是劳而难,引其纲则鱼已囊矣。
【组词】
纲挈目张、 纲提领挈
3.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
4.
【领】
(形声。从页(xié),令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脖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领,项也。 、 《广雅·释亲》-领,项也。 、 《诗·卫风·硕人》-领如蝤蛴。 、 《国语·楚语上》-缅然引领南望。 、 《左传》-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
【组词】
领门儿、 领鬃、 领颚、 领腰、 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