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9:31
停放:指将车辆或其他移动物体放置在某个位置,通常是为了暂时停留或长期存放。这个动作通常涉及到选择合适的位置,确保物体安全且不妨碍其他交通或活动。
“停放”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动作的本质——停止并放置。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停放”问题常常与交通管理、城市规划等社会问题相关联。合理停放车辆是维护城市秩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停放”这个词通常给人一种静止和秩序的感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一个有序的停放场景可能会带来一种宁静和安心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在繁忙的市区找到合适的停车位,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停放”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动作,也是对空间管理和时间规划的考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时间停放在那古老的钟楼旁,静静地,仿佛一切都凝固了。”
想象一幅画面:一辆车缓缓停放在海边,海浪的声音渐渐平息,整个世界似乎都安静下来。
在英语中,“停放”可以对应为“park”或“parking”,在不同的文化和交通规则下,其使用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停放”是一个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动作,还反映了社会秩序、空间管理和个人行为规范等多重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停放”对于传达准确信息至关重要。
1.
【停】
(形声。从人,亭声。本义:停止,止息)。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言语》-停,定也,定于所在也。 、 《左传·隐公三年》。注:“潢汙,停水。”-潢汙行潦之水。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琵琶声停欲语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余亦停弗上。 、 清·方苞《狱中杂记》-时方冬停遣。
【组词】
停床、 停市、 停刑、 停步
2.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