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3: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3:59
停息:指停止或暂停活动、动作或声音,使其不再继续。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某种状态的结束或中断。
“停息”由“停”和“息”两个字组成,“停”意为停止,“息”意为休息或停止。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基本含义没有太大变化。
在**文化中,“停息”常常与和平、休息和恢复联系在一起,如“战乱停息,百姓安居”。
“停息”给人以平静、安宁的感觉,联想可能是宁静的夜晚、平静的海面或休息的时刻。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使用“停息”来描述工作或活动的暂时中断,如“工作了一整天,终于可以停息一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降临,城市的喧嚣停息,星辰开始低语。”
在英语中,“停息”可以对应为“cease”或“pause”,但“cease”更强调完全停止,而“pause”则强调暂时中断。
“停息”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适用于多种语境,能够传达从平静到转折的多种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精确地描述和表达各种状态和情感。
1.
【停】
(形声。从人,亭声。本义:停止,止息)。
同本义。
【引证】
《释名·释言语》-停,定也,定于所在也。 、 《左传·隐公三年》。注:“潢汙,停水。”-潢汙行潦之水。 、 唐·李白《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琵琶声停欲语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余亦停弗上。 、 清·方苞《狱中杂记》-时方冬停遣。
【组词】
停床、 停市、 停刑、 停步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