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0:1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0:19:08
“浅显易懂”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内容或表达方式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它强调的是信息的直接性和易接受性,不涉及复杂的概念或深奥的推理。
在文学中,“浅显易懂”可能用来形容作品的语言风格,如儿童文学或科普读物。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评价某人的解释或说明是否清晰。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技术文档编写,它强调的是内容的可理解性和实用性。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语气和适用场景的不同,例如“通俗易懂”更偏向于大众化的表达,而“浅显易懂”则更强调内容的直接性。
“浅显易懂”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较为直接,由“浅显”和“易懂”两个词组合而成。在汉语中,这类成语多用于形容语言或文字的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
在**文化中,“浅显易懂”常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教育和传媒领域,强调信息的普及性和可接受性。在社会背景中,它反映了人们对清晰沟通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清晰、直接的沟通方式。它影响思维和表达,鼓励人们用简单直接的方式传达信息。
在教学中,我经常使用“浅显易懂”的方法来解释复杂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清泉流淌,浅显易懂,滋润心田,无需多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简单的图解,帮助理解复杂概念;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轻快的旋律,传达轻松愉悦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easy to understand”或“straightforward”,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信息的直接性和易理解性。
“浅显易懂”是一个在多种语境中都非常有用的词汇,它强调了沟通的清晰性和有效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沟通的质量和效率。
宽严相济其政乃安,这本是~的道理,可王士俊之流就偏要曲解,想以不孝之名加罪于朕。
1.
【浅】
流水声
【组词】
浅浅
2.
【显】
(会意。从页(xié)从显,显亦声。今字从页,与人头有联系。本义:头上的装饰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头明饰者,冕弁充耳之类。”-显,头明饰也。
3.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引证】
《列子·汤问》-寒暑易节。 、 《战国策·魏策》-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易寡人之璧。 、 《左传·哀公八年》-楚人围宋,易子而食。 、 李斯《谏逐客书》-移风易俗。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组词】
易筋经、 易箦、 易货、 易地、 易身
4.
【懂】
了解,明白
【组词】
懂行、 懂得、 懂事、 懂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