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2:22
“庙议”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在庙宇中进行的讨论或会议。基本含义通常指的是在或神圣场所进行的正式讨论,可能涉及、政治或社会事务。
“庙议”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庙”指的是庙宇,而“议”指的是讨论或会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可能有所变化,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古代,庙宇不仅是场所,也是政治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因此,“庙议”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政治意义。
“庙议”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庄严和神圣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智慧和决策过程。它也可能引发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好奇。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历史课程中学*到关于古代庙议的内容,这让我对古代政治和**的结合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庙议”:
庙议声中,古木参天, 智慧之光,照亮千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座古老的庙宇,里面正在进行一场庄严的庙议。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典或**音乐,以增强这种庄严和神圣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神殿会议”或“圣所讨论”,它们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的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含义相似。
“庙议”这个词在古代文化和历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代表了*和政治的结合,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决策过程。在现代语言学中,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
1.
【庙】
(形声。从广(yǎn),朝声。“广”与建筑物有关。本义:宗庙,供奉祭祀祖先的处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作宗庙尊先祖貌也。-廟,尊先祖貌也。 、 《广雅·释天》-庙祧坛墠,鬼祭先祖也。 、 《尔雅·释宫》-室有东西厢曰庙,无曰寝。 、 《礼记·月令》。注:“前曰庙,后曰寝。”-寝庙必备。 、 《周礼·祭仆》。注:“高祖以下也。始祖曰大庙。”-复于小庙。 、 《礼记·明堂位》。按,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天子明堂。 、 《战国策·齐策四》-庙成。 、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堕。 、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庙在山之西蔍,额曰“惠济”。 、 《搜神记》-至八月朝,诣庙中坐。 、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藏之于庙。
【组词】
少年告庙;庙视道士、 庙主、 庙见、 庙祝、 庙貌、 庙堂、 庙社
2.
【议】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议,语也。 、 《广雅》。按,谓论事之宜。-议,谋也。 、 《诗·小雅·斯干》-唯酒食是议。 、 《荀子·王制》-法而不议。 、 《史记》-赵王悉召群臣议。
【组词】
议计、 议妥、 议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