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0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01:36
化石: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在地质历史时期被沉积物掩埋,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矿物质逐渐替代了生物体的有机物质,从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石头。
化石一词源自拉丁语“fossilis”,意为“挖掘出来的”。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开始意识到地下挖掘出的石头中包含着古代生物的遗迹,这些遗迹被称为化石。
化石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科学领域,化石是研究地球历史和生物演化的关键证据。在民间传说中,化石有时被赋予神秘的力量或象征着古老的智慧。
化石常常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深远和生命的脆弱。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伟大和人类在宇宙中的渺小。
在旅行中,我曾参观过一个古生物博物馆,那里陈列着各种化石,让我对地球的过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诗歌中,化石可以被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化石沉默,岁月无声, 古老的记忆,深埋地心。 时间的笔触,刻画永恒, 生命的火焰,虽逝犹存。
化石的图片常常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森林、海洋和已经灭绝的生物。在音乐中,化石可能与缓慢、沉重的旋律相关联,唤起对过去的沉思。
在不同语言中,化石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都是指古代生物的遗迹。例如,英语中的“fossil”直接来源于拉丁语“fossilis”。
化石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它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提醒我们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化石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能够激发人们对自然和历史的思考。
1.
【化】
用掉、耗费。 同: 花
【组词】
化钱、 化工夫
2.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