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5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53:05
词汇“[微云澌太清]”是一个较为文雅且富有诗意的表达,它源自*古典文学,通常用于描绘天空或自然景象。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该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微云澌太清”字面意思是指微小的云朵在清澈的天空中飘散。其中,“微云”指的是细小的云彩,“澌”有飘散、消散之意,“太清”则指极其清澈的天空。
该词汇源自**古代文学,尤其是诗词中常见的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使用频率降低,但在文学创作和特定文化场合中仍被保留和使用。
在文化中,天空和云彩常被赋予诗意和哲理,如“天高云淡”、“云卷云舒”等,反映了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宇宙哲理的思考。
该词汇给人以宁静、清新、高远的感觉,能够唤起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在个人写作或表达中,可以使用该词汇来描绘一个宁静的早晨或一个清澈的夜空,增添文学色彩。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微云澌太清,月华如练,夜色温柔,心随星辰流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宁静的夜空图,微云轻轻飘散,星星点点;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会有不同的词汇,如英文中的“wispy clouds in a clear sk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境相似。
“微云澌太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提升文学素养。
1.
【微】
(会意。从彳(chì);--(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微,隐行也。 、 《左传·襄公十九年》-崔杼微逆光。
【组词】
微行
2. 【云】 (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同本义。
3.
【滓】
(形声。从水,宰声。本义:液体里下沉的杂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泥之黑者为滓,字亦作淄。-滓,淀也。 、 《太玄·更》。注:“黑也。”-化白于泥淄。 、 刘峻《送橘启》-脉不粘肤,食不留滓。 、 唐·陆羽《茶经》-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受五升。
【组词】
滓方、 滓脚
4.
【太】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引证】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大也。 、 《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 、 《易·系辞》。注:“大极者。”-易有太极。 、 《书·洛诰》-王入太室裸。 、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 、 《后汉书·樊准传》-饮而不损兹曰太。
【组词】
太虚幻境、 太清、 太乙、 太极、 太原;太侈、 太无
5.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