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7:26
“怀柔”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以温和、柔顺的态度对待人或事物,使其感到舒适和安心。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政策或行为方式的温和、不强硬,旨在通过柔和的手段达到目的。
“怀柔”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原意是指祭祀时以温和的方式安抚神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政治和社会行为的温和处理方式。
在**传统文化中,“怀柔”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政”理念,即通过温和、仁爱的方式治理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怀柔”给人以温暖、和谐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和平、友好的交流方式,以及通过理解和同情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用怀柔方式处理的情况,比如在家庭纠纷中,通过耐心倾听和理解,最终达成了和解。
在诗歌中,“怀柔”可以用来形容春风的温柔,如:“春风怀柔,抚慰着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
视觉上,“怀柔”可能让人联想到柔和的阳光、温暖的色调;听觉上,可能是轻柔的音乐或温和的语调。
在英语中,“怀柔”可以对应为“soft power”或“diplomacy”,强调通过非强制性手段影响他人的能力。
“怀柔”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体现了温和、柔顺的行为方式,也反映了文化中对于和谐、仁爱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怀柔”有助于培养同理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
2.
【柔】
(形声。从木,矛声。本义:树木可曲可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柔,木曲直也。 、 《诗·小雅·小弁》-荏染柔木。
【组词】
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