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4:45
愠容(yùn róng)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因生气或不满而显露在脸上的表情。它由两个字组成:“愠”表示生气、愤怒,“容”表示面容、表情。因此,“愠容”描述的是一种带有愤怒或不满情绪的面容。
“愠”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心中不快。“容”字则表示面容、表情。两者结合,形成了描述愤怒表情的词汇“愠容”。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仍然被使用,但相对较为文雅和书面化。
在**传统文化中,情绪的控制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愠容”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常被用来强调人物的内心冲突和道德修养。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人表达的自由度增加,人们对于情绪的表达也更加直接和开放。
“愠容”这个词给人一种压抑和紧张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冲突和矛盾,以及在人际交往中需要谨慎处理的情感问题。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我的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愠容。这让我意识到情绪的控制对于职业形象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愠容”:
他的愠容如冬日的寒风,
吹散了温暖的笑容,
留下了冰冷的沉默。
想象一张因愤怒而紧绷的脸,眼神锐利,嘴角下垂,这种形象可以与某些紧张的音乐片段相联系,如交响乐中的激烈乐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ngry face”或“frown”,这些词汇更为直接和常用。不同文化对于情绪表达的接受度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但愤怒的表情在大多数文化中都是普遍存在的。
“愠容”这个词虽然不常在日常口语中使用,但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却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它不仅描述了一种情绪状态,还反映了文化对于情绪控制的态度。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我的表达深度和多样性。
1.
【愠】
(形声。从心,昷(wēn)声。本义:含怒,生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愠,怒也。 、 《苍颉篇》-愠,恨。 、 《礼记·檀弓》。注;“犹怒也。”-舞斯愠。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愠而不出。 、 《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 《论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组词】
愠怍、 愠恚
2.
【容】
(会意兼形声。小徐本“从宀,谷(gǔ)。”大徐本看作会意。“宀”是房屋,“谷”是空虚的山洼,都有盛受的意思。本义:容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容,盛也。 、 《易·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 《汉书·五行志》-言宽大包容。 、 《荀子·解蔽》-故曰心容。 、 《史记·乐书》-广则容奸。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可容一人居。
【组词】
容隐、 容足、 容接、 容盛、 容民、 容民畜众、 容畜、 容受、 容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