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02: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02:53
词汇“旷瞻”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且书面化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旷瞻”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旷瞻”由两个字组成:“旷”和“瞻”。
结合起来,“旷瞻”的意思是指远望广阔的景象,强调视野的开阔和远大。
在文学作品中,“旷瞻”常用来形容登高望远时的感受,表达一种超脱尘世、心胸开阔的意境。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古典文学或诗词中。
“旷瞻”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文人的诗词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但在某些文学作品中仍能见到其身影。
在**传统文化中,登高望远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主题,象征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由的向往。因此,“旷瞻”在文学作品中常带有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涵。
“旷瞻”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开阔、豁达和宁静。它让人联想到广阔的天地、自由的飞鸟和无垠的海洋,激发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登山活动中体验到“旷瞻”的感觉。站在山顶,远望四周的群山和云海,心中涌现出一种超脱和宁静的感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旷瞻”:
我站在时光的岸边,
旷瞻着岁月的长河,
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思绪,
如同远方的星辰,闪烁不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站在高山之巅,远望云海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而壮阔的视觉感受。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声、鸟鸣和远处的水流声,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旷瞻”的词汇,但类似的意境可以通过不同的词汇组合来表达,如英语中的“gaze into the distance”或“look out over the vast landscape”。
通过对“旷瞻”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词汇在文学和情感表达中的独特作用。它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开阔,更传达了一种心灵上的自由和宁静。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韵味和深度。
1.
【旷】
(会义兼形声。从日,广声。本义:光明;明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旷,明也。 、 《玉篇》-旷,光明也。 、 《庄子·天地》-此人谓照旷。 、 《后汉书》-旷若发矇。
【组词】
旷旷
2.
【瞻】
(形声。从目,詹(zhān)声。本义: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瞻,临视也。 、 《尔雅》-瞻,视也。 、 《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 、 《诗·邶风·雄雉》-瞻彼日月。 、 《楚辞·离骚》。注:“观也。”-瞻前而顾后兮。 、 《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 、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 、 《聊斋志异·促织》-细瞻景状。
【组词】
观瞻、 高瞻远瞩;瞻略、 瞻眄、 瞻相、 瞻视、 瞻察、 瞻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