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5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0:44
词汇“历乱无章”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历”、“乱”、“无”、“章”。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历乱无章”字面意思是指经历了很多混乱,没有条理和秩序。基本含义是指事物杂乱无序,缺乏组织和规划。
“历乱无章”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每个字都有其独立的含义,组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描述混乱状态的成语。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并不频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逐渐增多。
在**文化中,秩序和条理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因此,“历乱无章”这个成语在描述社会现象或个人行为时,往往带有一定的负面评价。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联想到的是混乱、无序和不可控的状态。在表达时,它常常用来批评或警示。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我的工作或学*环境变得历乱无章,我会感到焦虑和不安,因此我会努力通过整理和规划来恢复秩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历乱无章,心随风起,梦逐云散。”
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杂乱的房间、混乱的文件堆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嘈杂的声音,如市场或战场的喧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 a mess”或“chaotic”,它们在描述混乱状态时与“历乱无章”有相似的含义。
通过对“历乱无章”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有助于丰富我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尤来无行伍,历乱如覃葛。
1.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
2.
【乱】
(会意。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是“乱”的本字。本义:理丝)。
同本义。
【引证】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人以一手持丝,又一手持互以收之,丝易乱,以互收之,则有条不紊,故字训治训理也。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章】
(会意。从音十。音指音乐,“十”是个位数已终了的数,合起来表示音乐完毕。本义:音乐的一曲)。
同本义。今称“乐章”。
【引证】
《说文》-章,乐竟为一章。 、 《礼记·曲礼》。疏:“谓乐书之篇章。”-读乐章。 、 苏轼《前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 《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
【组词】
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