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0:50
“华胥之梦”是一个源自古代神话的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华胥国的梦境。华胥国是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理想国度,传说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就诞生于此。因此,“华胥之梦”通常用来比喻理想或美好的梦境,尤其是那些难以实现的理想或幻想。
在文学作品中,“华胥之梦”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充满诗意和幻想的场景或情节,如梦境般的美丽景象或理想化的社会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理想、梦想或幻想时,人们可能会引用这个词汇来增加表达的深度和诗意。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或神话学,这个词汇则有特定的学术意义。
“华胥之梦”源自**古代神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来形容那些美好但难以实现的梦想或理想。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但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文化中,“华胥之梦”承载着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个词汇反映了人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对现实不满时的一种逃避或寄托。
“华胥之梦”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美好、梦幻和遥不可及。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充满诗意和幻想的场景,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无限向往。这个词汇在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时,能够增加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文学创作中使用“华胥之梦”来形容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状态,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表达了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华胥之梦中,我看见了无尽的花海,每一朵花都诉说着理想的故事。”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充满花朵和梦幻色彩的画面,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轻柔、梦幻的音乐来增强“华胥之梦”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乌托邦”或“梦幻之地”,它们都用来形容理想化的社会或难以实现的梦想。
“华胥之梦”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幻想的词汇,它在*文化中承载着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增加了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1. 【华】
2.
【胥】
(形声。从肉,疋(shū)声。本义:蟹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胥,蟹醢也。 、 《周礼·庖人》注-青州之蟹胥。 、 《释名》-蟹胥,取蟹藏之,使骨头解胥胥然也。 、 《周礼》-共祭祀之好胥。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梦】
(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mò,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妇梦中咳嗽。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铁马冰河入梦来。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形诸梦。 、 清·林觉民《与妻书》-梦中得我。
【组词】
梦迷、 梦梦铳铳、 梦梦查查、 梦思、 梦中梦、 梦中、 梦语、 梦啼妆泪红阑干(梦中啼哭,擦了脂粉的脸上流满了一道道红色的(泪痕)妆,这里指脸上的脂粉阑干,纵横错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