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3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35:15
“华而失实”这个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外表华丽但缺乏实质内容或真实性。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外表看起来很吸引人,但实际上并不真实或不具有实际价值的事物。
在文学中,“华而失实”常用来批评那些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文学作品。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外表或言辞过于华丽,但缺乏真诚或深度。在专业领域,如市场营销,它可能用来批评那些过度包装但实际效果不佳的产品。
“华而失实”这个词汇源自汉语,其中“华”指的是华丽、美丽,而“失实”则意味着缺乏真实性或实质内容。这个词汇在古代文学批评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文化中,“华而失实”常常与儒家思想中的“文以载道”相对立,强调内容的重要性超过形式。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常用来批评那些过度追求表面效果而忽视实质的社会现象。
这个词汇给我一种失望和警惕的感觉,因为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华丽外表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而忽视了内在的真实性和价值。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些项目提案,它们看起来非常吸引人,但深入了解后发现其实际内容并不如表面所示。这让我更加重视实质内容,而不是仅仅被外表所吸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华丽的辞藻掩盖不了空洞的心, 表面的光鲜遮不住内在的虚无。 华而失实,终将被人识破, 唯有真挚,方能打动人心。”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外表华丽但内部空无一物的盒子,或者一首旋律优美但歌词空洞的歌曲,这些都可以作为“华而失实”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 fur coat and no knickers”,意指外表华丽但内在空洞。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有类似的比喻,反映了人们对表面与实质关系的普遍关注。
“华而失实”这个词汇提醒我们在评价事物时要注重实质内容,而不是仅仅被外表所迷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避免被表面的华丽所误导。
华而失实,过莫大焉。
1. 【华】
2.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3.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4.
【实】
(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實,富也。 、 《小尔雅》-实,满也,塞也。 、 《墨子经上》-实,荣也。 、 《素问·调经论》-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 、 《孟子·梁惠王下》-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 、 汉·贾谊《论积贮疏》-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 、 《韩非子·亡征》-公家虚而大臣实。
【组词】
殷实;实核、 实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