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7:36
词汇“定质”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定质”字面意思是指确定事物的质量或性质。在某些专业领域,如质量管理或产品检验中,可能会有特定的含义,指的是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规定和控制。
由于“定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日常口语和文学作品中很少出现。在专业领域,如质量管理、工程技术或科学研究中,可能会使用到这个词,用以指代对产品或实验结果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规定和评估。
由于“定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它可能是由“定”和“质”两个字组合而成,表示确定性质或质量的意思。
在强调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社会背景下,“定质”这样的词汇在专业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体现了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重视,以及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对于从事质量管理或相关行业的人来说,“定质”可能带来一种责任感和专业性的联想。它让人联想到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对细节的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定质”这个词,但在购买商品或选择服务时,我们实际上也在进行一种“定质”的过程,即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
在创作中,可以将“定质”用于描述一个对产品质量有极高要求的角色或情境,例如:“他是一个对每一件作品都追求完美定质的艺术家。”
由于“定质”更多是一个专业术语,它可能不会直接引发强烈的视觉或听觉联想。但在想象中,它可能与实验室、生产线或质量检测设备等图像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或概念来表达对质量的规定和控制,例如英语中的“quality assurance”或“quality control”。
“定质”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但在特定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强调了对质量的重视和控制,是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标准的关键。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专业词汇有助于拓宽知识面和提高专业素养。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质】
(形声。从贝,斦(zhì)声。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质,以物相赘也。 、 《战国策·赵策》-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 《后汉书·班超传》-遂纳子为质。 、 清·方苞《狱中杂记》-犹质其首。
【组词】
质库、 质作、 质鬻、 质录、 质卖、 质债、 质当、 质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