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8:39
“定远侯”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定远”和“侯”两个词组成。在古代**,“定远”通常指稳定边疆、远征边远地区,而“侯”是封建社会中的一种爵位,次于公、高于伯,通常授予有功的将领或贵族。因此,“定远侯”字面意思是指因稳定边疆或远征有功而被封为侯爵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定远侯”常用来指代那些英勇善战、保卫国家的将领,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就被称为“汉寿亭侯”。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讨论或古装剧中,它经常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古代文学研究中,“定远侯”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和文学符号。
“定远侯”一词源于**古代的封建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汇逐渐成为一种象征,代表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军事上的成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封为“定远侯”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都有所不同,这反映了社会和政治的变化。
在文化中,“定远侯”象征着英雄主义和忠诚,是许多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中的重要角色。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反映了古代对于边疆安全和军事英雄的重视。
提到“定远侯”,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战鼓、旌旗和英勇的将士,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和英雄的气概。这个词汇激发的是对过去英雄时代的怀念和对忠诚、勇敢品质的崇敬。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在讨论历史、观看古装剧或阅读历史小说时,了解“定远侯”的含义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性格。
在创作中,可以将“定远侯”作为一个角色的封号,赋予他守护边疆、忠诚不渝的性格特点,从而丰富故事的深度和历史感。
视觉上,“定远侯”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战甲、战马和战场;听觉上,可能是战鼓声、号角声和将士的呐喊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封号可能包括“边疆领主”、“战地公爵”等,但具体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会有所不同。
“定远侯”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承载了古代*的军事和政治信息,也体现了对英雄主义和忠诚的崇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
1.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
2.
【远】
(形声。从辵(chuò),袁声。本义:走路走得长)。
同本义 。引申距离大,相隔远。与近相对。
【引证】
《说文》-远,辽也。 、 《尔雅》-远,遐也。 、 《礼记·王制》。注:“九州之外也。”-屏之远方。 、 《礼记·中庸》-柔远人也。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 、 《战国策·赵策》-念悲其远。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 《左传·三十三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唐·杜牧《阿房宫赋》-缦立远视。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火器利袭远,技击利巷战。 、 《广东军务记》-极目远望。
【组词】
远行无急步、 远游之戒、 远招近揖、 远水近火
3. 【侯】 ——“闽侯”(Mǐnhòu):中国东南部福建省的一个县,东邻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