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1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16:37
“夸州兼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跨越多个州郡。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影响力或活动范围非常广泛,超越了单一的地理区域。
在文学作品中,“夸州兼郡”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壮举或伟大事迹,如《三国演义》中描述诸葛亮的北伐,其影响力遍及多个州郡。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业务或社交网络非常广泛。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历史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历史**或地理变迁的影响范围。
“夸州兼郡”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行政区划,州和郡是古代的地方行政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意义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地理范围,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类型的广泛影响。
在**文化中,“夸州兼郡”体现了对广泛影响力和宏大视野的赞赏。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能够跨越地域限制,实现全国甚至全球影响力的个人或组织。
这个成语给人以宏大、壮阔的联想,让人想到那些能够超越地域限制,实现广泛影响的英雄人物或伟大事业。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有着广泛社交网络或业务范围的人,如成功的企业家或社会活动家。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他的诗篇,如同春风,夸州兼郡,温暖人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地图上标记着多个州郡,象征着广泛的影响力。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历史剧中的旁白,描述某位英雄的壮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panning multiple states”或“reaching far and wide”,但这些表达没有“夸州兼郡”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深度。
“夸州兼郡”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地理上的广泛影响,也体现了对宏大视野和广泛影响力的赞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部,连城数十。
1.
【夸】
(形声。从大,于声。本义:奢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夸,奢也。 、 《荀子·仲尼》。注:“奢侈也。”-贵而不为夸。
【组词】
夸丽、 夸侈、 夸恣
2.
【州】
(会意。甲骨文字形,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本义:水中的陆地)。
同本义 同: 洲
【引证】
《说文》-水中可居曰州。
3.
【兼】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
【引证】
《说文》-兼,并也。 、 《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执之,以进。 、 《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巾之。 、 《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兼诸弣。 、 《孟子·告子上》-不可得兼。 、 宋·文天祥《 后序》-丞相兼枢密使。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百花之长。 、 蔡元培《图画》-兼筑雕刻。
【组词】
兼祧、 兼资、 兼署、 兼味
4.
【郡】
(形声。从邑,君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代的行政区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汉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国,凡郡国一百有三,古者县大郡小,秦以后郡大县小。-郡,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也。至秦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其县。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及郡下。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谪守巴陵郡。 、 清·周容《芋老人传》-从郡城就童子试归。 、
【组词】
郡属、 郡廨、 郡朝、 郡章、 郡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