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4:00
樽酒:字面意思是指装在樽(一种古代的酒器)中的酒。樽是一种古代的盛酒器具,通常为圆形或方形,有盖,用于盛放酒水。因此,“樽酒”一词常用来指代美酒或宴会上的酒。
“樽”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一种盛酒的器具。随着时间的推移,“樽酒”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古代的饮酒文化和礼仪。
在**传统文化中,酒文化占有重要地位,樽酒常与诗词、宴会、祭祀等活动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和审美情趣。
“樽酒”一词常带有一种古典、高雅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雅集、诗词创作的场景,以及那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直接使用“樽酒”一词的机会不多,但在特定的文化活动或古典主题的聚会中,使用“樽酒”可以增添一种文化氛围和历史感。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樽酒对影,诗意盎然,心随风远。”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goblet of wine”(高脚杯中的酒),虽然不如“樽酒”那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但也体现了对美酒的尊崇。
“樽酒”一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承载了*古代的酒文化、礼仪和审美情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视野,提升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1.
【樽】
(形声。从木,尊声。本作“尊”。本义:盛酒器。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同本义。
【引证】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酒盈樽。 、 唐·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 《全图绣像三国演义》-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组词】
樽杓、 樽桂、 樽酌、 樽酒
往酒器里倒酒。
【引证】
《儒林外史》-少倾,摆出酒席,四位樽酒论文。
2.
【酒】
(会意。从水,从酉(yǒu)。“酉”本义就是酒。“酉”亦兼表字音。本义:用高粱、大麦、米、葡萄或其他水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 、 《礼记·曲礼》-酒曰清酌。 、 《礼记·乐记》-酒食者,所以令欢也。 、 《礼记·射义》-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 、 《汉书·食货志》-酒,百乐之长。又,酒者,天下之美禄。 、 《论语·子罕》-不为酒困。
【组词】
酒肆、 酒水、 酒生、 酒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