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0:24
极夜:极夜是指在地球的两极地区,太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低于地平线,导致该地区在24小时内都是黑暗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北极圈和南极圈内的冬季,持续时间可以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
极夜一词源自汉语,由“极”和“夜”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极”指极端或尽头,“夜”指夜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用来描述极地地区的特殊自然现象。
在北欧国家,如挪威和瑞典,极夜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当地居民会举办各种活动来庆祝和适应长时间的黑暗,如圣诞节和新年庆祝活动。
极夜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深沉和神秘的。它可能引发对生命、宇宙和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可能带来孤独和忧郁的感觉。
在个人经历中,极夜可能是一次独特的旅行体验,如前往北极或南极的探险旅行,体验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
在诗歌中,极夜可以被描绘为一种深邃的隐喻:
在极夜的深渊里, 星辰低语,时间静止, 心灵的灯塔,在黑暗中闪烁。
极夜的视觉联想通常是黑暗、星光和极光。听觉联想可能是寂静、风声或远处动物的叫声。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polar night”,德语中的“Polarnacht”,都用来描述相同的现象。不同文化对极夜的感受和解释可能有所不同,但都认识到这是一种极端的自然现象。
极夜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自然现象,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情感和哲学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探索和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极】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極,栋也。 、 《汉书·天文志》-万载宫极。 、 《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有夫妻臣妾登极。 、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
2.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