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1:14
川壅必溃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河流被堵塞必然会导致决堤。这个成语比喻事物如果被过度压制或阻碍,最终会导致更大的破坏或爆发。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川壅而溃,伤人必多。”原意是指河流被堵塞后决堤,后来引申为比喻事物被过度压制后的爆发。
在**传统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忽视小问题,否则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灾难。在社会学和政治学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分析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警示和预兆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和人类社会中的冲突。它提醒人们要警惕潜在的危险,及时解决问题。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劝告朋友不要忽视家庭矛盾,否则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川壅必溃,水流不息, 人心若堵,终将决堤。”
想象一条河流被堵塞,水位不断上升,最终决堤的画面。这种场景可以与紧张的音乐相结合,增强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dam breaks”,用来比喻长期积累的问题最终爆发。
川壅必溃 这个成语不仅在字面上描述了自然现象,更在比喻意义上提醒人们要警惕和及时解决潜在的问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
1.
【川】
(象形。甲骨文字形,左右是岸,中间是流水,正像河流形。本义:河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象水直达之形。-川,贯川通流水也。 、 《管子·度地》-水之出于他水,沟流于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 、 《周礼·地官》-有川衡。 、 《易·需》-利涉大川。 、 《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 、 《诗·小雅·天保》-如川之方至。 、 《左传·宣公十二年》-川壅为泽。 、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组词】
川源、 顺尊、 川游、 川口、 川水、 川防、 川谷、 川坻、 川岗
2.
【壅】
(形声。从土,雍声。本义:塞。阻塞;阻挡)。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壅,障也。 、 、 《淮南子·主术》-业贯万世而不壅。 、 《左传·宣公十二年》-川壅而溃。 、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顺逆》-则民病血壅肿,目不明。
【组词】
壅防、 壅阻、 壅淤、 壅闭、 壅肿
3.
【必】
(会意。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
标杆;标准。
【引证】
《说文》-必,分极也。
4.
【溃】
(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溃,决也。 、 《说文》-溃,漏也。 、 《苍颉篇》-溃,旁决也。 、 《水经注·河水》注-不遵其道曰洚,亦曰溃。 、 木华《海赋》。注:乱流貌。”-沸溃渝溢。 、 宋玉《高唐赋》。注:“水相交过也。”-溃淡淡而并入。 、 《文选·长笛赋》-渟涔障溃。 、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 《国语·周语上》-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 班固《西都赋》-溃渭洞河。
【组词】
溃围、 溃冒、 溃溢、 溃滥、 溃渱、 溃溃、 溃流、 溃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