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4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49:14
卵块: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一堆或一团卵,特别是在生物学或农业领域中,用来描述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产下的卵的集合体。
卵块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卵”和“块”两个字组成,直接表达了其字面意思。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词汇可能用于描述鸟类或其他动物的繁殖行为。
在某些文化中,卵块可能与生育、生命力和繁衍有关,被赋予一定的象征意义。在农业社会中,对卵块的识别和处理是害虫控制的重要环节。
卵块可能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与奇迹,同时也可能引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卵块可能与自然观察、农业活动或科学研究相关。例如,在观察蝴蝶或鸟类的繁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卵块。
在诗歌中,可以将卵块比喻为希望的种子,描述其在春风中孕育新生命的场景。
结合图片,卵块可能呈现出一种有序或无序的美感,而在自然纪录片中,卵块孵化时的声音可能带来一种生命的震撼。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卵块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使用场景相似。例如,英语中可能会使用“egg mass”或“clutch”来描述类似的概念。
卵块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见,但在生物学和农业科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描述了动物的繁殖行为,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生命过程的观察和理解。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专业词汇有助于丰富知识体系和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1.
【卵】
(象形。小篆字形像卵。本义:卵子,特指蛋)。
蛋。
【引证】
《说文》-卵,凡物无乳者卵生。 、 《国语·鲁语》。注:“未孚曰卵。”-鸟翼鷇卵。 、 《史记·龟策传》。索隐:“鸡子也。”-梁卵焍黄。 、 《礼记·内则》-濡鱼卵酱。 、 《论衡》-卵壳孕而雌雄生。 、 《荀子·劝学》-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组词】
卵袋、 卵清、 卵用鸡
2.
【块】
(形声。从土,鬼声。字本作“凷”,是个会意字,表示土块装在筐器之中。后来写作“塊”,变成了形声字,现在简化为“块”。本义:土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张舜徽注:“凵象盛土之器,而土在其中也。”-凷,墣也。从土,一屈象形。 、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凷,坚土也。 、 《仪礼·丧服传》。释文:“土也。”-寝苫枕块。 、 《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 、 《文选 ·张华诗》。注:“谓地也。”-大块禀群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块丛起则历。
【组词】
块阜、 块苏、 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