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5:45
旷古无两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自古以来没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罕见或独一无二。其中,“旷古”指的是自古以来,“无两”表示没有第二个,合起来强调某事物的独特性和无可比拟性。
在文学作品中,旷古无两 常用来形容某些非凡的成就或人物,如历史上的伟大领袖、艺术家的杰作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较强的交流中,它能够传达出强烈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艺术评论等,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强调某一事物的历史地位或艺术价值。
旷古无两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结构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如《史记》、《汉书》等,可以看到类似表达方式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在文化中,旷古无两 常用来表达对历史人物或的高度评价,强调其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地位。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也常用于表彰那些在特定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个人或团体。
使用旷古无两 这个词汇时,往往会带有一种敬畏和赞叹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或**,激发人们对卓越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这个成语,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历史纪录片时,可能会频繁遇到这个词汇,从而加深对其含义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创作中,可以这样使用:
旷古无两的星辰,照亮了夜空的深邃, 历史的篇章中,你是最璀璨的一笔。
旷古无两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宏伟的历史画卷,或是庄严的交响乐章,通过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可以更加生动地感受到这个词汇所蕴含的深远意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unparalleled in history" 或 "unprecedent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独特性和无可比拟性。
旷古无两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语言的文化底蕴。
北面而师之者,可谓旷古一人而已。
1.
【旷】
(会义兼形声。从日,广声。本义:光明;明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旷,明也。 、 《玉篇》-旷,光明也。 、 《庄子·天地》-此人谓照旷。 、 《后汉书》-旷若发矇。
【组词】
旷旷
2.
【古】
(会意。从十,从口。本义:古代。一般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古,故也。 、 《仪礼·士冠礼》。注:“大古,唐虞以上。”-大古冠布。 、 《谷梁传·桓公三年》。注:“古,谓五帝时。”-以是为近古也。 、 《文选·张衡·东京赋》-慨长思而怀古。 、 《书·康诰》-别求闻由古先哲王。 、 《吕氏春秋·察今》-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 、 清·黄宗羲《原君》-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
【组词】
远古、 古字、 古器、 古货、 古贤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