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8:43
牛皮船:字面意思是指用牛皮制成的船。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通常不指实际的船只,而是一个比喻用法,用来形容某物非常坚固、耐用或难以破坏。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牛皮船”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角色或物体的坚韧不拔,如“他的意志就像牛皮船一样,无论多大的风浪都无法摧毁。”
口语语境: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说“这东西质量真好,简直像牛皮船一样。”来形容某物的耐用性。
专业领域:在材料科学或工程学中,可能会用“牛皮船”来形容某种材料的极高强度和耐用性。
同义词:坚固、耐用、牢不可破、坚不可摧
反义词:脆弱、易碎、不堪一击
“牛皮船”一词的词源并不明确,但它显然是从实际的牛皮制船的意象演变而来,用以比喻其他事物的坚固和耐用。
在**传统文化中,牛皮因其坚韧的特性而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因此“牛皮船”在文化中也有着类似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坚韧和持久。
“牛皮船”这个词给人一种稳重和可靠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事物,激发人们对持久性和坚韧性的赞赏。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牛皮船”来形容那些经久耐用的物品,比如一辆老式自行车或一件手工制作的家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他的心,如牛皮船般坚韧,在生活的波涛中航行,永不沉没。”
想象一艘用牛皮制成的船在平静的湖面上缓缓前行,这种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持久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 tough as nails”,用来形容某物非常坚固和耐用。
“牛皮船”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于字面意义,但它的比喻用法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使得我们能够更生动地描述那些坚固和耐用的事物。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这样的比喻用法对于提高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1.
【牛】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引证】
《说文》-牛,大牲也。 、 《易·说卦》-坤为子母牛。 、 《左传·昭公五年》-纯离为牛。 、 《礼记·坊记》-东邻杀牛。 、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牛曰太牢。 、 《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牛田牧田。 、 《乐府诗集·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 、 唐·白居易《卖炭翁》-系向牛头充炭直。 、 《聊斋志异·促织》-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
【组词】
耕牛、 牛酒、 牛旄、 牛性、 牛埭、 牛领、 牛具、 牛刀、 牛蓑、 牛骥同皂、 牛后、 牛眠地
2.
【皮】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 、 《广雅》-皮,剥也。 、 《战国策·韩策》-皮面抉眼。 、 《释名》-皮瓠以为蓄。
【组词】
皮面
3.
【船】
(形声。本义:水运工具。古称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古人言舟,汉人言船,毛以今语释古,故云舟即今之船也。”-船,舟也。 、 《说文义证》-小曰舟,大曰船。 、 《庄子·渔父》-有渔父者,下船而来。 、 陶潜《桃花源记》-便舍船,从口入。 、 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组词】
船坞、 船把板、 船不漏针、 船多不碍路、 船横芦篚嚣、 船人、 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