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0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07:44
“举步维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每走一步都非常困难。基本含义是指行动非常困难,比喻处境艰难,进展缓慢或遇到极大的阻力。
“举步维艰”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举步”指的是迈步,“维艰”表示非常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更加常用。
在文化中,“举步维艰”常用来形容个人或集体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对于困难和挑战的普遍认识和态度。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和忧虑,因为它描绘了一种艰难和不易的情景。在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那些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人或事。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参与了一个复杂的项目,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预料之外的困难,那时候我深刻体会到了“举步维艰”的感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光黯淡,我举步维艰,心中却有光。”
在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行走的画面。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脚步声和喘息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ruggle to move forward”或“face great difficulti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困难和挑战的含义是相似的。
“举步维艰”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不仅能够准确地描述困难和挑战,还能够激发人们对坚韧和毅力的思考。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1.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
2.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
3.
【维】
(形声。从糸(mì),隹(zhuī)声。本义:系物的大绳)。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维,紘也。 、 《说文》-维,车盖系也。 、 《广雅》-维,系也。 、 《楚辞·天问》-斡维焉系。 、 《周礼·节服氏》。注:“维之以缕。”-维王之大常。 、 《左传·昭公十年》。疏:“纲也。”-居其维首。 、 《淮南子·天文训》-天柱折,地维绝。
【组词】
维纲
4.
【艰】
(形声。表示与土有关,艮(gèn)声。本义:土难治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难理皆曰艰。”-艰,土难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