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2:10
词汇“滞定”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滞定”的字面意思可能指的是停滞不动或固定不变的状态。它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状态或过程的停滞或固定。
由于“滞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感的停滞不前;在专业领域,如物理学或工程学中,它可能用来描述某种物质的固定状态或流动的停滞。
由于“滞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难以追溯。它可能是由“滞”和“定”两个字组合而成,分别表示停滞和固定。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滞定”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社会现象或个人状态的停滞不前,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或个人成长等方面。
“滞定”可能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停滞、不前和僵化。它可能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表达,使人们倾向于避免或改变这种状态。
在个人生活中,“滞定”可能用来形容某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如工作、学习或人际关系等方面。例如,一个人可能在职业发展上感到滞定,需要寻找新的机会或挑战。
在诗歌或故事中,“滞定”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情感或状态的停滞,如:
结合图片或音乐,“滞定”可能让人联想到静止的画面或缓慢的旋律,如一幅描绘静止湖面的画作或一首节奏缓慢的乐曲。
由于“滞定”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在其他语言中,可能需要寻找类似的表达方式来描述停滞或固定的状态。
通过对“滞定”的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用法。尽管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某些停滞或固定的状态。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滞】
(形声。从水,带声。本义:水流不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滞,凝也。 、 《周礼·廛人》-凡珍异之有滞者。 、 《楚辞·涉江》-淹回水而凝滞。 、 《淮南子·时则训》-流而不滞。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