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4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3:06
词汇“牵断”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方言性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牵”通常指牵引、拉扯,而“断”则指断裂、中断。因此,“牵断”可以理解为因拉扯而导致断裂的意思。
由于“牵断”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通常,“牵”和“断”都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分别有悠久的历史和明确的词源。
在某些方言或地区文化中,“牵断”可能是一个常用词汇,用于描述日常生活中物体的断裂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绳子、电线等物品因拉扯而断裂的情况,这时可以用“牵断”来形容。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都有描述物体断裂的词汇,如英语中的“break”或“snap”。
“牵断”是一个描述物体因拉扯而断裂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使用中不常见,但在特定语境和方言中可能有用。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增加描述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1.
【牵】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引证】
《说文》-牵,引前也。 、 《广雅》-牵,引也。 、 《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飱牵。 、 《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与其牵傍。 、 《易·夬》-牵牛悔亡。 、 《孟子·梁惠王上》-牵牛而过堂下者。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 、 白居易《卖炭翁》-回车叱牛牵向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攀草牵棘。
【组词】
牵笼、 牵红、 牵扭、 牵役、 牵拖、 牵拉
2.
【断】
(会意。本义:截断,截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断,截也。 、 《易·系辞下》-断木为杵。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韩非子·说林下》-公孙弘断发而为越王骑。 、 《韩非子·用人》-是断手而续以玉也,故世有易身之患。
【组词】
断梗、 断金、 断袖、 断颡、 断袖之宠、 断头话、 断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