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3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32:28
原案:这个词通常指的是最初的提案、计划或设计,即在任何修改或改进之前的原始版本。在法律、设计、工程等领域,原案往往是指最初的草案或蓝图。
原案一词源自日语,汉字写作“原案”,意为原始的提案或计划。在20世纪初,随着日本文化的影响,这个词逐渐被引入到中文中,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现代社会,原案的概念在项目管理和创意产业中尤为重要。它不仅是项目启动的基础,也是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起点。
原案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初始和未完成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创新和可能性,同时也暗示着后续的修改和完善。
在大学期间,我参与了一个团队项目,我们首先制定了项目的原案,然后根据教授和同学们的反馈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完成了项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原案”:
在时间的画布上,
原案是最初的笔触,
每一道线条,
都是未来的轮廓。
原案可以联想到一张白纸或空白的画布,以及铅笔轻轻划过的声音,这些都是创作开始时的象征。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original draft”或“prototype”,它们在不同文化和语言中都有着相似的含义和应用。
原案这个词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代表了事物的起点,也反映了过程和变化。理解原案的概念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1.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
2.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