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5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51:49
曼陀林(Mandolin)是一种弦乐器,属于拨弦乐器的一种,外形类似于小提琴,但有更短的琴颈和更圆的琴身。它通常有四对(八根)弦,每对弦调成相同的音高,演奏时使用拨片进行拨弦。
曼陀林一词源自意大利语“mandolino”,意为“小型的曼多拉琴”(mandola)。曼多拉琴是一种类似的中型弦乐器。曼陀林在18世纪的意大利得到发展,后来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和美国。
曼陀林在意大利、希腊和美国的民间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美国,它尤其与蓝草音乐(Bluegrass Music)和民间音乐紧密相关。
曼陀林常常让人联想到温暖、欢快的音乐,以及轻松愉快的社交场合。它能够唤起人们对乡村生活和自然美景的向往。
在我的音乐学习经历中,曼陀林是我尝试学习的第一种弦乐器。它的音色清脆,演奏起来既有挑战性又充满乐趣。
诗歌: 在月光下,曼陀林轻拨, 旋律飘扬,穿越夜空。 心随音符,舞动不息, 曼陀林,爱的使者。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温暖的夏夜,一位音乐家在户外演奏曼陀林,周围是欢笑的人群和闪烁的灯光。这种场景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在不同文化中,曼陀林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变体,但其核心特征和音乐功能保持一致。例如,在希腊,类似的乐器被称为“μαντολίνο”(mandolino)。
曼陀林作为一种独特的弦乐器,不仅在音乐上有着丰富的表现力,也在文化和情感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了解和学习曼陀林,不仅能够丰富我的音乐知识,也能够增进我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表达的理解。
1.
【曼】
(形声。小篆字形,从又,冒声。又,手。从“又”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曼,引也。 、 《诗·鲁颂·閟宫》-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 《列子·汤问》-韩娥因曼声哀哭。 、 《淮南子·泛论》-侯同曼声之歌。 、 《楚辞·招魂》-娥眉曼睩。长发曼鬋。 、 《汉书·礼乐志》-曼寿。 、 《汉书·司马迁传》-曼辞以自解。 、 《楚辞·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曼声歌之。
【组词】
曼胡、 曼寿、 曼啸、 曼志、 曼靡、 曼曼
2.
【陀】
(形声。从阜(fù),它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倾斜不平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罢池陂陀,下属江河。
山冈。
【引证】
元·袁桷《次韵伯宗同行至上都》-藉草各小憩,侧身复登陀。
3.
【林】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 《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 《诗·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 《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每大林麓。 、 《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 、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组词】
竹木林;山林、 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 林浪、 林麓、 林泉、 林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