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4:52
嶙峋(lín xún)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山石等物体表面凹凸不平,有棱有角,形态奇特。基本含义是形容山石、岩石等自然物体的外形不规则,多棱角,给人以险峻、奇特的感觉。
“嶙峋”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字形和发音在历史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楚辞》中已有使用,形容山石的形态。
在**文化中,“嶙峋”常与自然景观的美学联系在一起,如黄山、华山等名山,其山石的嶙峋形态被视为自然之美的体现。
“嶙峋”一词给人以坚硬、古老、神秘的联想,常引发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历史沉淀的感慨。
在旅行中,如果遇到形态奇特的山石,可以用“嶙峋”来形容,增加描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嶙峋山石立,千年风雨痕。”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形态各异的山石,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结合音乐,可以想象到风吹过山石间的声音,增添听觉上的感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jagged”或“rugged”,用来形容岩石或山峰的形态。
“嶙峋”是一个富有形象感的词汇,能够生动地描述自然界中不规则、多棱角的物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描述能力,使表达更加生动和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