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7:34
台下:字面意思指的是舞台、讲台、主席台等下方的区域。基本含义是指在表演、演讲、会议等场合中,观众或听众所在的区域。
“台下”一词源于古代的“台”,最初指高起的土堆或建筑物,后来演变为指表演或演讲的场所。随着语言的发展,“台下”逐渐固定为指代观众或听众所在的区域。
在**文化中,“台下”与“台上”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权力与平民、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界限。在社会活动中,“台下”的反应往往被视为对“台上”表现的评价。
“台下”常带有一种期待和评判的情感色彩,观众在台下等待表演者的表现,同时也可能带有一定的压力和紧张感。
在学生时代,我曾作为观众坐在台下,聆听老师的演讲,那种专注和期待的感觉至今难忘。
诗歌: 台下静默如夜, 台上星光璀璨。 言语如流水, 穿越心间。
视觉:想象一个宽敞的剧院,灯光聚焦在舞台上,而台下则是密密麻麻的座位,观众们静静等待。 听觉:听到舞台上演员的声音在空旷的观众席中回荡,伴随着观众的掌声和欢呼。
在英语中,“台下”可以对应为“offstage”或“audience area”,但其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与中文中的“台下”有所不同。
“台下”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指代了一个物理空间,还承载了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期待、评价等情感因素。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台下”的多重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台】
(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读(yí))。
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 同: 鲐
【引证】
《诗·大雅·行苇》-黄台背,以引以翼。
2.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