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9:2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9:21:56
“假情假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虚假的情感和意图。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不真诚,表面上装出关心或友好的样子,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感情或意图。
“假情假意”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真诚与虚伪的长期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和语境也在不断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真诚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假情假意”这个词汇在社会交往中具有负面含义,提醒人们警惕虚伪的行为。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欺骗、不信任和失望。它提醒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警惕,辨别真伪。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同事,表面上对我非常友好,但实际上却在背后说我的坏话。这种“假情假意”的行为让我感到非常失望和警惕。
在诗歌中,可以将“假情假意”融入到对虚伪人际关系的描绘中:
在这虚伪的舞台上,
假情假意四处飘荡,
真心的笑容难寻觅,
唯有真诚的心才能照亮。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ypocrisy”或“insincerity”,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用来描述类似的不真诚行为。
“假情假意”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对虚伪行为的批评,也是对真诚价值的强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的敏感性和判断力。
请收起你的~。
1.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2.
【情】
(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感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 、 《礼记·礼运》又-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击能。 、 、 《易·系辞》。虞注:“情阳也。”-情伪相感。 、 《白虎通·情形》-情者,阴之化也。 、 《荀子·正名》-情者,性之质也。 、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览物之情 、 清·黄宗羲《原君》-情所欲居。 、
【组词】
情熟、 情款、 情悃、 情热、 情肠、 情悰、 无情、 友情、 情交、 情好、 情志、 情思、 情切
3.
【假】
远。 同: 遐
【引证】
《庄子·德充符》-彼且择日而登假。 、 《礼记·曲礼下》-告丧,曰天王登假。 、 《淮南子·齐俗》-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 、 《列子·黄帝》-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
【组词】
假尔攸仰
4.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