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1:54
救险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在危险或紧急情况下进行救援,以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这个词汇通常与紧急服务、救援行动、灾难响应等相关联。
救险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救险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救”字意为援助、帮助,“险”字意为危险、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用于描述紧急救援行动。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救险往往与英雄主义、社会责任和集体主义精神相关联。例如,在灾害发生时,社会普遍期待政府和救援机构能够迅速救险,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救险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勇敢、无私和奉献。它能够激发人们对救援人员的敬意和对生命的珍视。
在个人生活中,救险的经历可能包括目睹或参与紧急救援行动,如帮助受伤的邻居、参与社区的灾害应对演练等。
在诗歌中,可以将救险融入到描述英雄主义的场景中:
风浪中,他如勇士般挺立, 救险的旗帜在海风中飘扬。 生命的希望,在他手中传递, 英雄的赞歌,在心中回响。
结合图片,救险可能让人联想到救援人员穿着防护装备,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警笛声、救援指令的声音等。
在不同语言中,救险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在危险中进行救援——是普遍存在的。例如,英语中的“rescue”和法语中的“sauvetage”都表达了类似的概念。
救险这个词汇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紧急救援行动,还体现了人类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危险的应对能力。通过学习和使用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社会救援活动中,同时也能够表达对救援人员的敬意和感激。
1.
【救】
(形声。从攴(pū),轻轻敲击,求声。本义:止;禁止;阻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救,止也。 、 《周礼·司救》注-救,犹禁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 、 《周礼·大司徒》。注:“救,救凶灾也。”-使之相救。 、 《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组词】
救止、 救祸、 救灭、 救熄、 救扑
2.
【险】
(形声。从阜,佥(qiàn)声。从“阜”,与地势有关。本义:地势高低悬殊,难以通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险,阻难也。 、 《礼记·少仪》-军旅思险。 、 《列子·汤问》-毕力平险。 、 《左传·成公二年》-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 《易·坎》-地险,山川丘陵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险以远。 、
【组词】
险瘠、 险易、 险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