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3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32:38
词汇“敛获”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
“敛获”由两个字组成:“敛”和“获”。
结合起来,“敛获”可以理解为通过收集或聚集的方式获得某物。
由于“敛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隐秘或不易察觉的收获,例如在描述一个人通过细心观察和积累知识而获得深刻见解的场景。
由于“敛获”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可能较为有限。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敛获”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不易察觉的收获或成果,例如在强调积累和耐心的文化中。
“敛获”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稳重和深思熟虑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了一种通过细致和耐心获得成果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经常使用“敛获”这个词汇,但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通过长期努力和细心观察获得的成果。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敛获”来形容自然界中的收获,如:“秋风敛获金黄的果实,岁月静好,时光如诗。”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丰收的田野,金黄的麦穗在风中摇曳,给人一种收获的视觉联想。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的乡村音乐,来配合这种收获的氛围。
由于“敛获”不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较为有限。在其他语言中,可能需要通过解释其字面意思来传达相似的概念。
“敛获”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种描述通过收集和积累获得成果的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表达复杂的概念和情感。
1.
【敛】
(形声。从攴(pū),佥(qiān)。本义:收集,聚集)。
同本义(收集的对象是物,常是财物)。
【引证】
《说文》-敛,收也。 、 《周礼·夏官·缮人》。注:“敛,藏也。”-既射则敛之。 、 《汉书·食货志》-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敛。 、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敛赀财以送其行。
【组词】
敛局、 敛衣
2.
【获】
(形声。从犬,蒦(huó)声。按甲骨文从隹从又,表示捕鸟在手。本义:猎得禽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获,猎所获也。 、 《易巽》-田获三狐。 、 《诗·秦风·驷賳》-舍拔则获。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谋于野则获。 、 司马相如《子虚赋》-今日畋乐乎?获多乎?
【组词】
获兽;获兔;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