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5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52:34
名马: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著名的马匹,通常指的是在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或现实生活中因其卓越的性能、美丽的外貌或特殊的历史地位而广为人知的马。
在文学中,名马常常被用作象征或隐喻,代表力量、速度、自由或高贵。在口语中,提到名马可能会引起对特定历史**或传奇故事的回忆。在专业领域,如马术或畜牧业,名马可能指的是具有优良血统和性能的马匹。
同义词:良驹、骏马、宝马
反义词:劣马、驽马
“名马”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记载,如《史记》中提到的“赤兔马”就是一匹著名的战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指实际的马匹,也用于比喻和象征。
在**文化中,名马常常与英雄人物联系在一起,如关羽的“赤兔马”。在西方文化中,名马如“Black Beauty”(《黑骏马》)和“Seabiscuit”(《海饼干》)也成为了文学和电影中的经典形象。
提到名马,人们可能会联想到速度、力量、自由和优雅。这些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自然和动物的敬畏之情。
在个人经历中,名马可能与童年阅读的冒险故事或参观马术比赛的美好记忆相关联。
在诗歌中,名马可以被用来象征追求自由和梦想的旅程:
驰骋在无垠的草原, 名马如风,心似箭。 梦想的彼岸, 是自由的天堂。
名马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奔跑的马匹、飘扬的鬃毛和蹄声。听觉联想可能是马蹄敲击地面的节奏声。
在不同文化中,名马的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蒙古文化中,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和伙伴,而在英国文化中,赛马是一项重要的社交活动。
名马这个词汇不仅指代具体的马匹,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情感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以及在不同语境中准确传达我们的思想和情感。
1.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2.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引证】
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组词】
马伯乐、 马首、 马牌子、 马曹、 马圈、 马祭、 马绊、 马褐、 马祸、 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