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1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16:56
悄静:形容非常安静,没有声音或声音很小,常用来描述环境或气氛。
“悄静”由“悄”和“静”两个字组成,其中“悄”字古汉语中意为无声或声音小,“静”字意为安静。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强调了极度的安静状态。
在**文化中,“悄静”常与自然、宁静的生活状态相联系,如古代文人常以“悄静”来形容山水间的宁静。
“悄静”给人一种平和、安宁的感觉,常让人联想到夜晚、森林或深海等安静的环境。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使用“悄静”来形容那些需要安静的场合,如图书馆或医院。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色悄静,星辰不语,夜的帷幕轻轻落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宁静的森林,鸟儿不鸣,风也不吹,一切都悄静无声。
在英语中,“悄静”可以对应为“silent”或“quiet”,但“悄静”更强调一种深度的安静。
“悄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环境的安静,还传达了一种深层的平和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悄静”可以增强文本的氛围和情感深度。
1.
【悄】
(形声。从心,肖声。本义:忧愁的样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悄,忧也。 、 《诗·邶风·柏舟》-忧心悄悄。 、 《诗·陈风·月出》-劳心悄兮。 、 《文选·潘岳·笙赋》-诀后悄切。
【组词】
悄切、 悄怆、 悄悄、 悄悒、 悄戚
2.
【静】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安静;宁静。
【引证】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 、 《国语·晋语》-宵静女德,以伏蛊慝。 、 《吕氏春秋·音律》-本朝不静。 、 《吕氏春秋·审分》-静乃明几。 、 《诗·郑风·女曰鸡鸣》-莫不静好。 、 晋·支遁《八关斋会诗序》-清和肃穆,莫不静畅。
【组词】
静雅、 静鞭、 静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