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8:27
“半垓”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一半的垓。在古代,“垓”是一个表示极大数目的单位,相当于一万万(即一亿)。因此,“半垓”指的是五千万。
“半垓”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的文学作品中,用以形容极大的数目。在口语和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几乎不被使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更现代的数字表达方式。
“半垓”的词源来自于古代对大数目的计量单位“垓”。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中更倾向于使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大数目,因此“半垓”这一表达方式逐渐淡出日常使用。
在古代**,使用“垓”作为计量单位体现了当时对大数目的认知和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在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代表了宏大和无限。
“半垓”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宏大、遥远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计量方式和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在现代语境中,它可能带有一种怀旧或古典的美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有机会使用“半垓”这个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学术研究或特定的文学创作中。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星辰如半垓,夜空深且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广阔的星空,星星的数量如同半垓般繁多。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宏大的交响乐,让人联想到“半垓”所代表的宏大数目。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半垓”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极大的数目,如英语中的“tens of millions”。
“半垓”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代表了古代对大数目的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
1.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2.
【垓】
(形声。从土,亥声。本义:八极之内的广大土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畡。-垓,兼该八极地也。 、 《国语·周语》-天子居九垓之田。 、 《淮南子·俶真》。注:“垓坫,垠堮也。”-设于无垓坫之宇。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畅九垓,下埏八埏(yán八方极远之地)。 、 《淮南子·俶真》-道出一原,通九门,散六衢,设于无垓坫之宇
【组词】
垓埏、 垓坫、 垓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