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4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42:04
“恨相知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遗憾彼此相识得太晚。这个成语表达了对某人或某事的深刻认识和欣赏,但由于相识时间太晚而感到遗憾。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对知己或重要人物的遗憾,如在诗歌、小说或散文中。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对某人的深刻认识和欣赏,但由于相识时间太晚而感到遗憾。在专业领域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情境下,如学术交流或专业讨论中,也可能被用来表达对某人观点或贡献的赞赏和遗憾。
同义词:相见恨晚、遗憾相识晚 反义词:相识已久、早有耳闻
“恨相知晩”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都有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重视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因此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知己和重要人物的重视。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常常希望尽早认识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人,因此这个成语在表达这种情感时非常贴切。
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遗憾和感慨。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因为相识太晚而错过的机会和经历,以及对那些重要人物的深刻认识和欣赏。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学术会议上遇到一位对我研究领域有深刻见解的学者,但由于相识太晚,错过了与他深入交流的机会,这让我深感“恨相知晩”。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恨相知晩,岁月匆匆,
知己难寻,时光无情。
愿早相识,共话桑麻,
今朝相逢,已是晚霞。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两个老朋友在夕阳下相聚的画面,表达出“恨相知晩”的情感。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首旋律悠扬、略带忧伤的曲子,如《梁祝》,来表达这种遗憾和感慨。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t's a pity we didn't meet earlier”或“I wish we had known each other sooner”,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是相似的。
“恨相知晩”这个成语在*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文化背景,它不仅表达了对知己的遗憾,也反映了人们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
1.
【恨】
(形声。从心,艮(gèn)声。本义:怀恨在心,怨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恨,怨也。 、 《国语·周语下》-今财亡民罢,莫不怨恨。 、 唐·杜甫《兵车行》-役夫敢申恨。 、 唐·李朝威《柳毅传》-恨贯肌骨。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国之恨。
【组词】
恨命、 恨恨、 恨穷发极、 恨五骂六、 恨如头醋
2.
【相】
(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相,省视也。 、 《尔雅》-相,视也。 、 《书·盘庚上》-相时憸民。 、 《书·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 、 《礼记·月令》-善相丘陵。 、 《诗·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 《论衡·订鬼》-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不敢复相士。 、 、 《二刻拍案惊奇》-颠倒相来,到底只是一个盖儿。
【组词】
相尸、 相女配夫、 相脚头
3.
【知】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同本义。
【引证】
《玉篇》-知,识也。 、 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知汝远来应有意。 、 《庄子·外物》-心徹为知。 、 《史记·留侯世家》-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 《后汉书·列女传》-不知何氏女。
4. 【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