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0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04:11
词汇“孝器”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语境出发。
“孝器”字面意思是指与孝道相关的器物或工具。在**传统文化中,孝道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因此,“孝器”可能指的是那些用于表达孝心或辅助履行孝道的物品,如祭祀用品、照顾老人的辅助工具等。
由于“孝器”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孝器”来象征性地表达对孝道的重视或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会被广泛使用。
“孝器”这个词可能是由“孝”和“器”两个字组合而成。在古代,孝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能存在一些特定的器物用于表达或辅助孝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器物可能逐渐被其他形式的表达所取代。
在**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家庭伦理的核心,因此与孝道相关的器物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这些器物可能包括祭祀用品、照顾老人的工具等,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孝道的重视和传承。
提到“孝器”,可能会让人联想到传统文化的庄重和家庭的温馨。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家庭责任和传统美德的思考,以及对过去时代的怀念。
在现代社会,虽然“孝器”这个词汇不常见,但人们仍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父母的孝心,如购买实用的家居用品、陪伴和照顾等。
在创作中,可以将“孝器”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元素,融入到故事或诗歌中,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家庭情感的描绘。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一些传统的祭祀用品或照顾老人的工具,以此来形象化“孝器”的概念。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传统音乐或家庭聚会时的温馨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与家庭伦理相关的器物或概念,但具体的词汇和使用情况会有所不同。
“孝器”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在现代社会,虽然具体的器物可能不再常见,但孝道的精神和表达方式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学*和理解“孝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美德。
1.
【孝】
(形声。从老省,从子。本义: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孝,善事父母者。 、 《墨子经》-孝利亲也。 、 《贾子道术》-子爱利亲谓之孝。 、 《周书·谥法》-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 、 《礼记·祭义》-众之本教曰孝。 、 《孝经》-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 、 《国语·周语》-孝,文之本也。 、 《左传·文公二年》-孝,礼之始也。 、 《周礼·大司乐》-中和祗庸孝友。 、 《诗·鲁颂·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 《孟子·梁惠王上》-孝悌之义。 、 《旧唐书》-性婉顺有容德,事父母以孝闻。
【组词】
孝弟、 孝慈、 孝养
2.
【器】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器,皿也。 、 《老子》-天下神器。 、 《易·系辞》-形乃谓之器。 、 《周书·宝典》-物周为器。 、 《周礼·大行人》-其贡器物。 、 《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 、 《韩非子·十过》-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 、 《墨子·公输》-守圉之器。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肖于器邪。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盆器倾侧。 、 清·周容《芋老人传》-尽一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