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52: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52:59
“班班可考”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每一个班级都可以考核”,引申为事情或情况非常明显,有确凿的证据或记录,不容置疑。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事物的清晰性和可验证性。
在文学作品中,“班班可考”常用来形容历史**或人物事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强调某件事情的无可辩驳。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考古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研究对象的详实记录和可信度。
同义词:确凿无疑、铁证如山、无可争辩 反义词:无稽之谈、空穴来风、捕风捉影
“班班可考”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成语中常见的对事物真实性和可信度的强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历史或学术领域,也用于日常交流中。
在文化中,对历史和事实的尊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班班可考”这个成语在强调事实真实性方面有着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反映了人对真实性和可信度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以稳重、可靠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不容置疑的事实。在表达时,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讨论历史**或学术研究时使用这个成语,以强调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历史的篇章,班班可考,时间的见证,不容置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籍,每一页都记录着详实的历史**。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庄重、严肃的古典音乐,以增强“班班可考”带来的稳重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ell-documented”或“beyond doubt”,它们都强调了事物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班班可考”这个成语在强调事实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方面非常有用。它不仅在学术和历史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也在日常交流中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重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亦尝有此言,明载简册,~。
1.
【班】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引证】
《说文》-班,分瑞玉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组词】
班瑞
2.
【班】
(会意。从玨,从刀。金文,中间是刀,左右是玉。象用刀割玉。本义:分割玉)。
分瑞玉。瑞玉是古代玉质的信物,中分为二,各执其一以为信。
【引证】
《说文》-班,分瑞玉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组词】
班瑞
3. 【可】
4.
【考】
(形声。从老省,丂(kǎo)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考,老也。 、 《新唐书》-富贵寿考。
【组词】
考寿、 考终、 考终年
去世的父亲。
【引证】
《尔雅》-父为考。 、 《苍颉篇》-考妣延年。 、 《易·蛊》-有子考无咎。 、 《书·酒诰》-奔走事厥考厥长。 、 《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 《礼记·祭法》-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 、 《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五曰考终命。 、 《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组词】
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