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5:26
词汇“无伤无臭”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无伤”和“无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
结合起来,“无伤无臭”通常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事物对周围环境或人没有造成任何不良影响,既不伤害也不产生不好的气味。
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无伤无臭”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较为简单,直接由“无伤”和“无臭”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到,更多是在现代汉语中被使用,尤其是在描述环保或个人行为时。
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无伤无臭”这个词汇被用来强调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以及在个人行为中追求低调、不引人注意的态度。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平和、宁静的感觉,联想到的是一种不干扰他人、不破坏环境的和谐状态。在情感上,它传达了一种温和、不冲突的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形容那些默默无闻、不引人注意但又在背后默默付出的人或事物,如“这位清洁工每天无伤无臭地工作,确保我们的环境干净整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喧嚣的世界里,
你是无伤无臭的清风,
轻轻拂过,不留痕迹,
却带来一丝丝清新。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片宁静的森林,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没有任何污染的痕迹。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压力、无干扰的宁静。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harmless and odorles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无伤无臭”的理解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对环境的尊重和个人的低调行为。
“无伤无臭”这个词汇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强调了对环境的保护,也体现了个人行为的低调和谦逊。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伤】
(形声。从人,塲(shāng)省声。本义:皮肉破损处;创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伤,创也。 、 《礼记·月令》。注:“创之浅者曰伤。”-命理瞻伤。 、 《左传·襄公十七年》-以杙抉其伤。 、 《左传·哀公元年》-无面伤。 、 《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斵之,尽垩而鼻不伤。 、 《庄子·人间世》-咶其叶,则口烂而受伤。 、 《荀子·正论》-则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 清·方苞《狱中杂记》-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
【组词】
枪伤;两虎相斗,必有一伤;负伤;轻伤;重伤;遍体鳞伤;死伤;刀伤;烧伤,灼伤;烫伤;冻伤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臭】
气味的总称。
【引证】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人通于鼻者谓之臭。臭者,气也。 、 《书·盘庚》。疏:“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为臭。”-无起秽以自臭。 、 《红楼梦》-薋葹妒其臭,茞芟兰竟被芟。 、 《诗·大雅·文王》。郑玄笺:“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 《孟子》-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
【组词】
乳臭;臭味、 臭败
“嗅”的古字。用鼻子辨别气味。
【引证】
《荀子·荣辱》-彼臭之而无嗛于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