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1:56
司机:指驾驶机动车或非机动车的人员,通常负责车辆的驾驶和日常维护。
司机一词源自汉语,早期可能指机械的操作者,后来特指驾驶车辆的人。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司机的含义逐渐固定。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司机的角色和形象各异。在一些社会中,司机可能被视为低技能工作,而在其他社会中,司机可能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
司机可能让人联想到责任、自由、冒险等情感。在某些文化中,司机也可能与忠诚、保密等特质联系在一起。
个人经历中,司机可能是家庭成员、朋友或工作伙伴。例如,一位亲戚可能是长途卡车司机,经常分享旅途中的故事。
在诗歌中,司机可以是一个象征,代表旅程、探索或生活的方向:
车轮滚动,岁月如梭, 司机的目光,穿越夜的沉默。 路在脚下,心在远方, 每一次启程,都是新的篇章。
司机可能让人联想到车辆行驶的声音、方向盘的转动、仪表盘的灯光等视觉和听觉元素。
在不同语言中,司机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相似。例如,英语中的“driver”,法语中的“conducteur”。
司机这个词汇在语言中具有明确的定义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是一个职业名称,也承载着文化和社会的多种含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1.
【司】
(指事。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用口发布命令,有统治、管理义。从反后,意思说,与帝王“后”相对为“司”,即有司。本义:职掌,主管)。
同本义(含负责掌握、处理之意)。
【引证】
《说文》-司,臣司事于外者。 、 《广雅》-司,臣也。 、 《小尔雅》。按,周官四十有一司,司者,理其事也。-司,主也。 、 《周礼·师氏》-司王朝。 、 《广雅》-司,主也。 、 《礼记·曲礼》。疏:“凡言司者,总其领也。”-曰司徒。 、 《韩非子·三守》-至于守司囹圄,禁制刑罚,人臣擅之,此谓刑劫。 、 《韩非子·扬权》-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 、 宋·苏轼《教战守》-役民之司盗者,授之以击刺之术。
【组词】
各司其事;司籍、 司掌、 司方、 司铎、 司衡、 司勋、 司卫
2.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