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4:38
初冬:指冬季的开始阶段,通常是秋季结束后的第一个月或前几个月。在**,初冬大致对应农历的十月至十一月,天气逐渐变冷,但还没有达到严冬的寒冷程度。
初冬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初”和“冬”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初”表示开始,“冬”表示冬季,合起来即表示冬季的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初冬常与一些传统节日和俗相关联,如冬至、腊八节等。这些节日往往伴随着特定的食物和活动,如吃饺子、喝腊八粥等,反映了人们对季节变化的适应和庆祝。
初冬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同时也带有一丝寒意。它让人联想到落叶、霜降和逐渐变长的夜晚,以及对温暖和家的渴望。
在个人生活中,初冬可能是一个适合户外活动的季节,如徒步、摄影等,因为天气还不算太冷,且景色独特。
诗歌: 初冬的晨曦,*雾轻笼, 落叶铺满小径,寂静无声。 寒风轻拂,带走秋的余韵, 迎接冬的序曲,悄然降临。
在英语中,初冬可以对应为“early winter”或“beginning of winter”。不同文化对初冬的感受和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强调季节的转换和气候的变化。
初冬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季节阶段,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初】
(会意。从刀,从衣。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 、 《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初,舒也。 、 《易·既济》-初吉终乱。 、 《易·书大传》-名曰初虑。 、 《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 、 《论衡·订鬼》-初疾畏惊,见鬼之来。 、 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组词】
初岁、 初枯、 初头、 初化、 初末
2.
【冬】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引证】
《说文》-冬,四时尽也。 、 《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 《诗·陈风·宛丘》-无冬无夏。 、 《后汉书·张纯传》-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
【组词】
冬暖夏凉;冬酿、 冬温、 冬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