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9:48
婉言:指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意思,避免直接、生硬或冒犯性的言辞。它是一种语言艺术,旨在减轻言语的冲击力,使沟通更加和谐。
婉言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婉”意为柔和、温顺,“言”指言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婉言逐渐演变为一种普遍的语言表达方式,用于各种社交场合,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文化中,婉言被视为一种美德,体现了中庸之道和礼仪之邦的传统。它强调在表达意见时保持适度的谦逊和尊重,避免直接冲突。
婉言给人以温和、体贴的情感反应,它让人感到被尊重和理解。在联想上,婉言常与优雅、智慧和成熟联系在一起。
在职场中,我曾用婉言的方式提出对某个项目的改进建议,避免了直接批评可能带来的尴尬和抵触。
在诗歌中,婉言可以创造出含蓄而深远的意境:
月光婉言洒落,
星辰含蓄闪烁,
夜风轻抚,
诉说着无尽的温柔。
婉言让人联想到柔和的灯光、轻柔的音乐和细腻的画面,如同一幅水彩画,色彩温和而不失细腻。
在西方文化中,婉言同样被重视,但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的“I'm not sure that's the best approach”比直接说“You're wrong”更为婉转。
婉言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技巧,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美感,也反映了人际交往的智慧。在学*和应用婉言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如何在不同场合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尊重他人。
1.
【婉】
(形声。从女,宛声。本义:柔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婉,顺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妇听而婉。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服注:“婉,顺也。”-恶而婉。
【组词】
婉软、 婉艳、 婉嫕、 婉容、 婉悦、 婉弱、 婉柔
2.
【言】
(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志以发言。 、 《左传·昭公九年》-志以定言。 、 《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 《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 《墨子经》-言,口之利也。 、 《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具言所闻。 、 《后汉书·列女传》-趋机而言。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言于李??。 、 明·魏禧《大铁椎传》-言讫不见。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组词】
言绝、 言言、 言不尽意、 言戏、 言人人殊、 言笑自若、 言之无文、 言方行圆、 言信、 言爽、 言不顾行、 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