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1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10:04
词汇“[歆爱]”是一个汉语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歆爱”字面意思是指深切的爱慕和喜爱。其中,“歆”字有欣赏、喜爱的意味,“爱”则表示深厚的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歆爱”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物的极度喜爱和珍视。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正式或文艺的场合,仍可用来表达深沉的情感。
“歆”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欣赏、喜爱的含义,而“爱”字则自古以来就表示深厚的情感。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歆爱”这个词汇,其含义在历史长河中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歆爱”常用来形容对艺术、文学或自然景观的深切喜爱,体现了文人墨客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视。
“歆爱”这个词汇给人以温暖、美好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呵护,以及对所爱之人的深情厚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遇到“歆爱”这个词汇,它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深切情感,也启发我在表达自己对某事物的喜爱时,可以用更加文艺和深沉的方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歆爱”:
春风拂面,花开满园,
我对这春光的歆爱,
如同细雨滋润心田。
想象一幅画面:春日里,一位文人站在花园中,凝视着盛开的花朵,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微笑。这幅画面与“歆爱”的情感相得益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ep affection”或“great fondnes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对某事物的深切喜爱。
“歆爱”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蕴含的深切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使其在文学和艺术表达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
1.
【歆】
飨,嗅闻 。古指祭祀时鬼神享受祭品的香气。
【引证】
《诗·大雅》-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组词】
歆享、 歆嗅、 歆尝
动。
【引证】
《诗·大雅·皇矣》。朱熹集传:“歆,欲之动也。”-无然歆羡。 、 《诗·大雅·生民》-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
【组词】
歆动
2.
【爱】
(形声。从心,旡(jì)声。本义:亲爱;喜爱)。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引证】
《尔雅》-惠,爱也。 、 《说苑·说丛》-爱施者,仁之端也。 、 《法言》-君子自爱,仁之至也。 、 《孝经》。沈宏曰:“亲至结心为爱。”-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 《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 、 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战国策》-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夫人甚爱女。 、 唐·韩愈《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
【组词】
爱幸、 爱乐、 爱敬、 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