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2:0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2:09:08
“不便”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不方便、不便利的状态或情况。它通常用来描述某种行动或活动的困难、阻碍或不舒适。
“不便”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基本结构和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保持相对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使用场景和语义范围有所扩展,但核心含义未变。
在中国文化中,“不便”常常与社会关怀和人情味联系在一起。例如,在描述老年人或残疾人的生活时,强调社会应提供更多便利以减少他们的不便。
“不便”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困难和挑战。它也可能引发对改善现状的思考和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公共设施不完善而导致的不便,如公共交通的不准时或服务设施的缺乏。
在诗歌中,“不便”可以用来表达对现代生活压力的反思:
城市的喧嚣, 掩盖不了内心的不便, 每一处拥挤, 都是心灵的阻碍。
在英语中,“不便”可以对应为“inconvenience”或“trouble”,其使用和语境与汉语中的“不便”相似,但具体表达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不便”是一个描述生活中困难和阻碍的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生活中的各种不便利情况,并促进对改善生活质量的思考。
1.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2.
【便】
(会意。从人,从更。本义:安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便,安也。人有不便更之。 、 《礼记·表记》-故自谓便人。 、 《战国策·秦策》-或谓救之便。
【组词】
便席、 便散、 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