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3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32:22
词汇“[方处]”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词汇或短语。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构成部分“方”和“处”来进行分析。
由于“[方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在某些特定领域或方言中有所使用,但在标准汉语中不常见。
由于“[方处]”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提供具体的例句。
“方”和“处”都是古汉语中常见的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的组合可能出现在某些古文或方言中,但在现代标准汉语中不常见。
在古代文献中,“方”和“处”可能组合使用,表示特定的地点或位置。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组合不常见。
由于“[方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方处]”这个词汇。
由于“[方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创造性使用可能需要结合特定的语境或故事背景。
由于“[方处]”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方处]”的词汇,因为它在汉语中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
“[方处]”不是一个在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它的使用可能局限于特定的语境或方言中。在学习汉语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汉语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然而,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更应关注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处】
处所;地方。人或物所在的地方。
【引证】
《广韵》-处,所也。 、 《国语·鲁语上》。注:“次,处也。三处,野朝市。”-五刑三次,是无隐也。 、 《史记·五帝纪》-迁徙往来无常处。 、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迹指示兽处者人也。 、 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饰官城。
【组词】
住处;别处;停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