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2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23:18
报考:指报名参加考试,通常用于教育领域,表示个人或团体为了获得某种资格或证书而向相关机构提交申请,参加特定的考试或评估。
报考一词源于汉语,由“报”和“考”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报”有报告、申报的含义,“考”则指考试、考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报考”,专门指代报名参加考试的行为。
在**,报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活动,涉及到教育、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高考、公务员考试、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等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报考行为在这些考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报考往往伴随着紧张、期待和希望的情感。对于考生来说,报考是实现个人目标的第一步,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挑战。
个人经历中,报考高考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不仅是对多年学*成果的检验,也是选择未来道路的关键时刻。
在诗歌中,可以将报考比喻为人生的一次重要航行:“报考,是青春的帆,扬起希望的风,驶向梦想的彼岸。”
报考可以联想到整齐排列的考场、紧张的气氛、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以及考试结束后放松的微笑。
在英语中,报考可以对应为“apply for an exam”或“register for a tes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报考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词汇,它不仅仅是报名参加考试的简单行为,更是个人成长和社会选拔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报考的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言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1.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
2.
【考】
(形声。从老省,丂(kǎo)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考,老也。 、 《新唐书》-富贵寿考。
【组词】
考寿、 考终、 考终年
去世的父亲。
【引证】
《尔雅》-父为考。 、 《苍颉篇》-考妣延年。 、 《易·蛊》-有子考无咎。 、 《书·酒诰》-奔走事厥考厥长。 、 《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 《礼记·祭法》-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 、 《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五曰考终命。 、 《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组词】
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