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21:2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21:25:34
存息 这个词汇在金融领域中通常指的是存款所产生的利息。字面意思是指存款(存)所产生的利益(息)。在银行业务中,当客户将资金存入银行账户时,银行会根据存款的金额和存期,按照一定的利率计算并支付给客户利息。
存息 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存”和“息”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存”意味着保存或储存,而“息”则指利息或利益。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这个词汇逐渐被用于描述存款的收益部分。
在现代社会,存息是个人理财和银行业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人们对资金保值和增值的需求,也是银行吸引和保留客户的一种手段。
存息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稳定和安全的情感联想。它让人联想到稳健的投资和可靠的收益,是许多人退休规划和财务安全的基础。
在个人生活中,存息可能涉及到个人的储蓄计划和理财策略。例如,一个人可能会选择将一部分资金存入银行以获取稳定的存息收益,作为退休储备。
在诗歌中,存息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积累的价值:
岁月如存,息息相生, 点滴积累,终成江海。
存息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银行的大理石大厅、金属质感的安全柜,以及计算器按键的声音,这些都是与金融安全和稳定相关的视觉和听觉元素。
在不同语言中,存息的概念通常都有对应的词汇,例如英语中的 "interest on deposit"。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概念都是指存款所产生的利息。
存息 这个词汇在金融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代表了资金的增值,也是个人理财和银行业务中的一个基础概念。通过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个人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1.
【存】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同本义。
【引证】
《尔雅》。注:“存即在。”-存,存在也。 、 《公羊传·隐公三年》-有天子存。 、 《孟子·告子上》-虽存乎人者。 、 《孟子·离娄下》-以其存心也。 、 《吕氏春秋·应同》-召寇则无以存矣。 、 《列子·汤问》-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柳宗元《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组词】
存济、 存殁
2.
【息】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自,自亦声。自,鼻子。古人以为气是从心里通过鼻子呼吸的。本义:喘气;呼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息,喘也。 、 《诗·大雅·桑柔》。笺:“如仰疾风,不能息也。”-亦孔之。 、 《汉书·扬雄传》。注:“出入气也。”-尚不敢惕息。 、 《汉书·司马迁传》。注:“喘息也。”-则心惕息。 、 《汉书·苏武传》-武气绝,半日复息。 、 《明史·王复传》-随形势为沟墙,庶息响相闻,易于守御。
【组词】
喘息、 息息、 息窒、 息响、 息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