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0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00:58
词汇“[晷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的天文和计时文化。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晷漏”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晷漏”是由两个字组成的词汇:
在古代文学和历史文献中,“晷漏”常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或精确计时的概念。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讨论古代科技、天文或历史时可能会提及。
“晷”和“漏”都是古代汉语词汇,源自古代对天文和时间的观测。随着钟表的发明和普及,晷漏逐渐被淘汰,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
在古代,晷漏不仅是实用的计时工具,也是权力和秩序的象征。和贵族使用精美的晷漏来展示他们的财富和地位。
“晷漏”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智慧和时间的无情流逝。
在现代生活中,晷漏更多出现在历史教育或文化展览中,作为了解古代科技和文化的窗口。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晷漏”来描绘时间的流逝,如:“岁月如晷漏,无声无息中,青春已逝。”
想象一座古老的日晷在阳光下静静地记录着时间的流逝,或是漏壶中水滴的声音,这些都是与“晷漏”相关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埃及和古希腊,也有类似的计时工具,如日晷和水钟,但名称和形式可能有所不同。
“晷漏”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提醒我们珍惜时间,并欣赏古代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的深度。
1.
【晷】
(形声。从日,咎声。本义:日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晷,日景也。 、 汉·张衡《西京赋》-白日未及移其晷,己狝其什七八。 、 马中锡《中山狼传》-相持既久,日晷渐移。
【组词】
晷昃、 晷曜、 晷仪、 晷景、 晷柱
2.
【漏】
(形声。从水,屚(lòu)声。本义:漏壶的简称。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
同本义。
【引证】
《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追。 、 《说文》。按:这就是铜壶滴漏的“漏”。-漏,以铜受水,刻节。 、 《文选·左思·魏都赋》-晷漏肃唱。 、 《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组词】
漏下、 漏永更长、 漏尽钟鸣、 漏夜、 漏板、 漏刻